我想要...

国庆假期,被朋友拉入了 MC 的世界。在一次偶然的探索中,我获得了一颗小小的"可可豆"。看着这颗普通的豆子,我心中突然涌起一个简单的愿望——做一杯热腾腾的热可可。说来有趣,作为一个胖子,现实生活中我几乎从不碰这类高热量饮品,但在这个虚拟世界里,这个想法却如此自然地冒了出来。在朋友的指导下,我开始了这场看似简单却意外复杂的"工程":搭建自动化生产线。 当我坐在屏幕前,看着这套精密运转的自动化装置时,一个念头突然闪过——我终于明白 MC 为什么如此吸引人了。 这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完美的目标实现模型:我有一个原始的冲动(做热可可),游戏将这个目标自动拆解成无数个子任务(合成不同的道具),而我需要做的就是逐层深入,弄清楚每个组件的获取方法,直到追溯到最基础的原材料。这不正是我们在现实世界中解决问题的方式吗?目标 → 拆分子目标 → 持续细化 → 基础行动。 更有趣的是,完成同一个目标往往有多种路径。比如制糖需要甘蔗,我最初建了一个传统的甘蔗种植房,但效率实在太低。于是我开始研究"园艺玻璃罩"这种更高效的方案。这个学习和选择的过程,不也正是我们在现实中面对挑战时的思维模式吗——寻找更优解,不断优化方法。 通过这杯看似简单的"热可可",我意外地窥见了这个游戏建造系统的精妙之处。更重要的是,我的朋友们从未因为这只是一杯普通的热可可而阻止我的探索。在这里,没有人会说"你应该去做更重要的事",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。 这就是"我应该要…“和"我想要…“的本质区别。 在 MC 这个"我想要"的世界里,每一个小小的成就都能带来纯粹的快乐和强烈的正反馈。而在现实这个"我应该要"的世界里,我们往往被社会期待和权威标准所驱动,做着那些"正确"但未必让自己快乐的事情。 人生何尝不是一个大型开放世界游戏?我们不应该永远困在"我应该要"的框架里。是时候重视自己的游戏体验了,是时候去构建属于自己的"我想要"的世界了。

October 10, 2025 · 1 min · Zink

谈论宏大叙事的人们

曾经遇到过很多喜欢谈论宏大叙事的人,总是把政策、国情之类话题挂在嘴边但又并不是相关学术研究者的人,而谈论这些的目的,是在寻找何处有利可图,何处可以投机。 但在我看来,如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构成单一的经济体,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一个更为复杂、多元、全球性的经济体,换而言之,影响个人命运的变量越来越多,无法由自己掌握的东西太多,在过去的中国,社会情绪是只要努力就能成功,996 之类的东西无所谓,因为这个承诺最后大概率是能兑现的,而今天的社会情绪变为了内卷和躺平,反对 996 的社会情绪让更多人意识到:不管你如何努力工作,最后这所谓成功的承诺大概率是实现不了的。随着媒体的不断炒作,这种无力感、失控感越来越强。而谈论、研究政策之类的东西,会让人产生一种虚幻的权力感,让人觉得自己的思想凌驾于他人之上,并非凡人,他们需要在自己的圈子里重复此类话题的谈论,不断强化这虚幻的权力感,借此摆脱那种无力感。

January 25, 2022 · 1 min · Zink